新马来西亚挑战重重,火箭职责重大!

民主行动党依斯干达公主城国会议员林吉祥于2018年6月30日(星期六)在雪兰莪One City的e-City酒店的民主行动党全国干训营(与会的有42名国会议员和108名州议员)上的演讲:民主行动党不要希望联盟政府只是成功50或500天,而是5000天,这也意味着赢得第十五和第十六届大选

现在已经来到希望联盟执政布城联邦政府的第50天了,新政府所立下的100天新政已经过了一半。希望联盟政府在头50天里出现了适应的问题,无论是在布城的联邦政府,还是希望联盟所执政的8个州政府,即槟州、雪兰莪、吉打、霹雳、森美兰、马六甲、柔佛和沙巴,但我们务必要时刻保持着正面的思维,我们要希望联盟政府成功。

我们不要希望联盟政府只是成功50或500天,而是5000天即横跨两个五年,这意味着希望联盟也要赢得第十五和第十六届大选!这肯定是艰难的任务,因为新马来西亚的重新想象和重建并不是那些怯懦的人所能接受的,只有敢于为马来西亚发梦的勇敢的马来西亚人民才能迎来新马来西亚,他们盼望马来西亚可以籍着将组成马来西亚的多元族群、宗教、语言和文化的特殊产业发挥出来,在各个领域都有世界级的表现。

我们要塑造一个可以实现马来西亚国父东姑阿都拉曼的马来西亚成为“饱经忧患的世界的一盏明灯”的马来西亚梦想的新马来西亚,向世界展现一个团结、和谐、公正、民主、具有竞争力、进步和富裕的多元化国家!民主行动党领袖务必要从巫统/国阵领袖的错误中吸取教训,后者导致巫统/国阵的政治模式在上届大选遭受到决定性的否决。

民主行动党领袖务必要时刻都谦逊、务实、可亲近、勤奋、廉正和诚实。民主行动党领袖务必要为人民和国家树立一个大公无私的榜样。傲慢、堕落和腐败在民主行动党是没有立足之地的。希望联盟在第十四届大选获得48.3%的选票、国阵获得33.9%的选票,而伊斯兰党则有16.6%的选票。然而,我不相信那些支持国阵尤其是巫统候选人的33.9%的选民,在全面明白到他们的选票将会被视为对马来西亚在纳吉掌政下持续成为一个环球贼狼当道国家以及一连串的滥权事件的支持,还会支持国阵。

同样的,我也不相信那些支持伊斯兰党的16.6%的选民,在意识到他们的选票将会被伊斯兰党主席拿督斯里哈迪阿旺用来支撑拿督斯里纳吉这名盗贼领导人继续担任首相,而马来西亚持续成为环球贼狼当道国家倍受世界讥讽和羞辱,还会支持伊斯兰党。接下来的五年将会是具有挑战性的五年,因为我们得努力去接触那些在第十四届大选没有投选希望联盟的50.5%的选民,他们并没有意识到他们的选票会被用来支持或支撑起一个贼狼当道的马来西亚,导致国家继续成为世界的笑柄。

国会应指示公账会进行全面调查,纳吉应被传召作证!

民主行动党依斯干达公主城国会议员林吉祥于2018年7月3日(星期二)在振林山发布的媒体文告:本月迟些时候召开的第14届国会应该指示公共账目委员对一马公司丑闻进行完整和全面的调查,而纳吉也应该被传召向公共账目委员会供证 将在7月16日召开会议的第14届国会的其中一项主要任务,必须是清除第13届国会因为无法就马来西亚被称为全球盗贼统治国家而捍卫马来西亚的国际声誉所招致的骂名。第14届国会必须指示公共账目委员会对一马公司丑闻进行全面的调查,并在12个月内提呈它的报告。

我说过60年来的国会中,第13届国会的公共账目委员会对国家造成了其中一个非常大的伤害。它允许它的一马公司报告被扭曲以证明时任首相兼财政部长拿督斯里纳吉在一马公司丑闻中没有犯下错误,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第13届国会的公共账目委员会非但没有揭露一马公司丑闻的罪行和丑陋面貌,反而寻求掩盖一马公司丑闻。

当美国司法部于2016年7月提出盗贼窃国案司法诉讼,以没收超过10亿美元与一马公司相关的资产,关于一马公司丑闻新的如山信息和证据公诸于世。虽然公共账目委员会于2016年4月总结它的一马公司调查并提呈它的报告给国会时,这些新的信息和证据并不存在,可是它拒绝进行更全面和完整的调查。

在第14届全国大选前,我曾经公开表示,虽然我从1969年至2018年的45年间担任了10届的国会议员(除了1999至2004年的第10届国会),我从没像担任第13届国会的议员那样觉得羞愧。我曾经被禁足两次,每次长达6个月,基本上是因为我要求对一马公司丑闻给出答案和问责,以及询问为何马来西亚在第13届国会期间被称为全球盗贼统治国家。

基于第13届国会无法做些什么来清除马来西亚被全世界称为全球盗贼统治国家的骂名、污名和恶名,第13届国会议长丹斯里班迪卡尚欠国家和全体马来西亚人民一个公开的道歉——因为他协助和伙同纳吉,在第13届国会里实际禁止了关于一马公司丑闻的提问和辩论。

第14届国会必须纠正第13届国会的败笔、失职和对国家造成的伤害——通过指示新的公共账目委员会(公账会)对一马公司丑闻进行全面和完整的调查,并在12个月内提呈它的报告。作为北干国会议员的纳吉应该被传召以在公共账目委员会面前作证,对一马公司丑闻做“毫无保留”的供证。

若有知耻之心 蔡金星应辞上议员一职

(11-7-2018)

民主行动党彭亨州丹拿拉打区州议员张玉刚7月11日的文告:民主行动党彭亨州丹拿拉打区州议员张玉刚质问马华中央宣传局主任蔡金星,何时才愿意辞去上议员一职,树立健康正确的政治风气,让国家施政走向正轨?蔡金星上议员一职,是在2017年6月23日再被委任,直至2020年6月22日才届满。

“蔡金星是在2014年开始被委任为上议员,属于政治委任,这些年来对国家重大议题如一马公司惊天丑闻等静若寒蝉,未有丝毫建设性发言,对国家建设毫无贡献。”“第14届大选政党轮替之后,蔡金星这些属于政治委任的上议员,若有知耻之心,本应该随着被人民拒绝的国阵政府一并离开,而不是继续尸位素餐。

”也是社青团政治教育主任的张玉刚指出,蔡金星高谈让国家施政走向正轨,就应该以身作则,辞去上议员一职,以示问责并建立健康政治风气。不然的话,只是证明了蔡金星及其马华同僚口不对心,眷恋权位。与此同时,张玉刚也敦促所有受国阵政治委任的上议员,辞去该职,为社会树立健康的政治价值。

【嘉值连诚】- 完结篇 “吃亏就是赚” 少拿1%财源滚滚来

李嘉诚的成功或许有着很多原因,而当中其中一点则是他能合理地处理周围各方面的关系,为其企业缔造一个和睦的发展环境,秉持着有钱大家赚,利润大家分享的原则。他曾对他两个儿子说过,假如拿10%的股份是公正的,拿11%也可以,但是如果只拿9%的股份,就会财源滚滚来,认为行商中一件看起来是吃亏的事,往往会变成非常有利的。李嘉诚经常向人谈起他当年做生意时的一段经历,说明做生意要不怕吃亏,一时吃亏,长远来看却有利。

在他创业初期开始营运自己的塑料生意时,曾有一家贸易公司曾向他订购一批货物输往外国,惟在货物已卸船付运时,却接获贸易公司的负责人来电通知,说外国买家因财政问题,而无法收货。按照道理来说,李嘉诚大可向这家贸易公司索赔,而该公司也愿意赔偿,惟他根据对市场行情的分析,认为这批货物不愁买家,因此也没有接受这家贸易公司的赔偿。

后来,当李嘉诚转型做塑料花时,就有一位美国商人找到李嘉诚,说经某贸易公司负责人的推荐,希望能够跟李嘉诚合作,而李嘉诚后来才发现,原来那位贸易公司的负责人正是当初他没索赔的贸易公司。而这位美国商人最后与李嘉诚订了6个月订单,日后又成为了永久的客户,他们所需要的塑料花逐渐全部都由李嘉诚供应,使李嘉诚的塑料业务得到长期的发展。

另一件事则是1977年,香港地铁中环及金钟2站的上盖物业工程招标,当时的香港政府把该地的开发权交给当时的地铁公司,然而地铁公司的实力却不足以独立开发,于是便以招标方式,从各大地产商中选出一家。由于该地段属于港岛繁华区的黄金地段,港界各地产商无不为之心动,当时置地、太古、金门等拥有英国背景的当地地产巨无霸亦参与投标,与这些地产霸主相比,当时的长江实业仅是中等水平,然最终的结果,却是长江实业投得与地铁公司合作的机会。

原因在于他得悉地铁公司财力有限,因在二者合作事宜上做了一定的让步,包括承担建筑费用、同时也打破了以往合作对半开的惯例,楼盘建成后的利润地铁公司占51%,长江则只的49%的优厚条件,最终拿下该地段的竞标。李嘉诚深知其理,只要拿下该工程,获利只是多与寡的问题,而倘若竞标失败,则什么利润都无,这一来他在以最大限度的退让拿下该工程后,虽然损失了部分盈润,却不是无利可图。

而在此事件中,他亦吹响了华资向英资进攻的号角,为自己赢得大量的名声,一改自己原有的“边区”商人形象,以长远来说,所得的回报岂是那少拿的1%。

【嘉值连诚】- 第十篇 踏实渡过两个倒闭危机 领头解救塑料业声望响

创业初期,李嘉诚的长江塑料厂曾经历过濒临倒闭的危机,由于当时的急于追求产量的提升而忽略产品的品质,首先是一家客户的基于品质问题要缺,导致当时李嘉诚及长江塑料厂的声誉严重受到打击。这对当时春风得意的李嘉诚来说,无疑是当头棒喝,随后退货要求也陆续有来,一时间长江塑料厂内堆满了质量欠佳的成品,此外索赔的的客户更是陆续踏来,而新客户则保持观望态度,有的更直接掉头就走。

当时的李嘉诚开始明白,由于冒进已开始让自己逐渐失去客户,而在此时原材料商及银行更是陆续催缴货款及贷款,一时间李嘉诚陷入焦头烂额的状态,长江处以被清盘的处境边缘。经过一番思索后,李嘉诚深切地体会到自己错误,同时也决定了坦然面对及解决此次危机,首先他先稳定员工们低落的心情,先是承认自己的错误,同时也向被辞退的员工保证,一旦营运好转便可回来上班。

尔后,他则忙于拜访各银行、原料厂商及客户,在认错道歉之余亦坦白了自己目前面对的危机,希望对方放宽期限,这一“负荆请罪”行为也收到了预期的效果,让李嘉诚有了喘息机会。随后他便开始了清仓行动,把所遇囤积的货品分为正品及次品,以当初作推销的模式销售出去,以便获得一定的资金回流,偿还了部分紧急的债务,同时也添购新设备提升产品品质,渐渐度过此次难关,同时也兑现了其承诺,被辞退的员工也回来上班,并且从有限的资金内予补偿。

在此事件中,无疑让李嘉诚变得更为谨慎成熟,间接影响了其往后的事业营运模式中的谨慎姿态,同时也让他明白维护自己产品品质及名声的重要性。而长江塑料厂的另一危机则是在1973年,世界爆发了石油危机,当时这一危机也波及了香港,介于塑料的原材料是石油,而当时对于严重依赖入口原材料的香港而言,这危机就被无限放大。当时,部分入口商人为赚取更多利益,把原材料的价格不断提高、导致后来塑料原料的价格从危机爆发前每磅0.65港元的价格,提涨到每磅4至5港元。

当时李嘉诚长江公司还在经营塑厂生意,也是香港潮联塑料制造业商会主席,但由于他的经营重点已经逐步转移到地产上了,此外其长江公司的的原料储备也算充足,短期内对他损失不大。惟李嘉诚当时却毫不犹豫地领头救业,在他的倡议和组织下,把当地数百家塑料厂入股组建了联合塑料原料公司。介于原先单个塑料厂家的购货量太小,无法达到交易额度,现在透过联合塑料公司,可直接跳过入口商进行交易,从国外进口原材料,杜绝了当地进口商对市场的垄断

李嘉诚在这次救业大行动中,除了所购进的原料,全部按市价分配给股东厂家,还把长江公司的数十万磅原料,以原价的价格转让待料的会员厂家。在此次危难中,得到李嘉诚帮助的厂家达几百余家,而他救人于危难中的义举,也为他树立起崇高的商业形象,名气和声望一时无两,而这一份名气和声望的回馈,也为他往后的生意奠定了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