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值连诚】- 第十篇 踏实渡过两个倒闭危机 领头解救塑料业声望响

创业初期,李嘉诚的长江塑料厂曾经历过濒临倒闭的危机,由于当时的急于追求产量的提升而忽略产品的品质,首先是一家客户的基于品质问题要缺,导致当时李嘉诚及长江塑料厂的声誉严重受到打击。这对当时春风得意的李嘉诚来说,无疑是当头棒喝,随后退货要求也陆续有来,一时间长江塑料厂内堆满了质量欠佳的成品,此外索赔的的客户更是陆续踏来,而新客户则保持观望态度,有的更直接掉头就走。

当时的李嘉诚开始明白,由于冒进已开始让自己逐渐失去客户,而在此时原材料商及银行更是陆续催缴货款及贷款,一时间李嘉诚陷入焦头烂额的状态,长江处以被清盘的处境边缘。经过一番思索后,李嘉诚深切地体会到自己错误,同时也决定了坦然面对及解决此次危机,首先他先稳定员工们低落的心情,先是承认自己的错误,同时也向被辞退的员工保证,一旦营运好转便可回来上班。

尔后,他则忙于拜访各银行、原料厂商及客户,在认错道歉之余亦坦白了自己目前面对的危机,希望对方放宽期限,这一“负荆请罪”行为也收到了预期的效果,让李嘉诚有了喘息机会。随后他便开始了清仓行动,把所遇囤积的货品分为正品及次品,以当初作推销的模式销售出去,以便获得一定的资金回流,偿还了部分紧急的债务,同时也添购新设备提升产品品质,渐渐度过此次难关,同时也兑现了其承诺,被辞退的员工也回来上班,并且从有限的资金内予补偿。

在此事件中,无疑让李嘉诚变得更为谨慎成熟,间接影响了其往后的事业营运模式中的谨慎姿态,同时也让他明白维护自己产品品质及名声的重要性。而长江塑料厂的另一危机则是在1973年,世界爆发了石油危机,当时这一危机也波及了香港,介于塑料的原材料是石油,而当时对于严重依赖入口原材料的香港而言,这危机就被无限放大。当时,部分入口商人为赚取更多利益,把原材料的价格不断提高、导致后来塑料原料的价格从危机爆发前每磅0.65港元的价格,提涨到每磅4至5港元。

当时李嘉诚长江公司还在经营塑厂生意,也是香港潮联塑料制造业商会主席,但由于他的经营重点已经逐步转移到地产上了,此外其长江公司的的原料储备也算充足,短期内对他损失不大。惟李嘉诚当时却毫不犹豫地领头救业,在他的倡议和组织下,把当地数百家塑料厂入股组建了联合塑料原料公司。介于原先单个塑料厂家的购货量太小,无法达到交易额度,现在透过联合塑料公司,可直接跳过入口商进行交易,从国外进口原材料,杜绝了当地进口商对市场的垄断

李嘉诚在这次救业大行动中,除了所购进的原料,全部按市价分配给股东厂家,还把长江公司的数十万磅原料,以原价的价格转让待料的会员厂家。在此次危难中,得到李嘉诚帮助的厂家达几百余家,而他救人于危难中的义举,也为他树立起崇高的商业形象,名气和声望一时无两,而这一份名气和声望的回馈,也为他往后的生意奠定了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