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独具一格的校风与传统使然,国内的理科大学的同学,皆有独辟蹊径的想法和成就。个人的印象之中,从早岁的祝家华、郑云城、邓章耀、郭素沁,到最后的高玉梅、周泽南、庄迪澎、黄文慧、林宏祥,都是这样。王维兴身为理大出身的一份子,也不例外。说话总是坦诚的,态度总是谦和,没有遮遮掩掩,没有忸忸怩怩,国家的局势,经济的剖析,社会的议题,党内的唏嘘,盟党的内戕,他一如既往理性地说出跌宕起伏的脉络,从中指出悬念和转圜所在。
灯下审思,可以觉察那是长年用心经营的学问。有一分根据,说一分说。维兴的论述,恰是这样,他所讲究的是证据确凿。行文开笔,往往援引了鲜为人知的统计和数据,佐证了文章的论据。严谨的文风,不是偶然,而是学院出身的气质显见。当年投入媒体作业,维兴也是这般贯彻始终,一丝不改良秉持的信念和理想,战战兢兢游走恶法桎梏的刀山火海,定期完稿,交出一篇篇大气磅礴、峥嵘毕露的精彩报道,启蒙南中国海两岸的民智。
尔后离开新闻的最前线,维兴转战政党的研究智库,衔命着手筹改研究所,他是从零做起;结合团队,部署团队,部署后防,收集连篇累牍的资料,撰写巨靡遗的报告,踏踏实实地支援本党和民联的议员。这个国家,缺少的确是维兴这样言行合一的行动人,既有本科的专业知识,且能学以致用,一旦投身战场,卯足全力,心无旁骛地梳理一套泾渭分明的架构,让大家清晰地看到沉屙宿疾的里面和外面。
功力既然如此,吸引网上和网下的读者众多,也是必然的事。2015年3月他在《燧火评论》发表<十问1MDB丑闻>,曾经创下逾四千的面子书链接分享的惊人纪录,明明白白说明的正是这一点。维兴笔下的佳作,当然不限这一篇《十问IMDB丑闻》。新书所收的点点滴滴,举凡国家政策、透析议会、三权分立、政治民主、民主困窘、政治随笔,尽是他这些年月的力作,显见曲曲折折的咄咄怪闻,同时勾画了种种议题的兜兜转转。
殊而难得,身在局内,他多懂了不少为外人所道的一言难尽。不啻国会的常规,动议的法门,他有所全面而深入认识;点评卡立,细说阿兹敏,大家乃得感受内情的细腻,体会了本邦政治的歹戏拖棚,和台湾连播续的苦情片之磨蹭拖沓,不相上下。可惜,王维兴毕竟太少太少了,不足补足两限制的战线。为天下之计,复兴王维兴2.0,当时刻不容缓。认同此说,读者诸君必当详细阅读他的作品,从中领悟他的学问,以及作文的独家功夫,大步开出一条公正的新路,一起为建构马来西亚的大未来同心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