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报博物馆 了解早期通讯系统7月开放

(太平20日讯)建于19世纪的太平电报局经已打造成全马第一座电报博物院,将在7月开放给公众参观,让民众一睹过去百余年来的电报史迹。坐落在太平邮政局后的太平电报局于1883年兴建,1885年建竣,是大马第一间电报局,也是太平33项全国第一的历史景点之一,不过已停止操作多时。在停止操作及空置多年后,由大马电讯公司基金会在去年进行维修及粉刷工程,打造成电报博物院。

随着电报博物院在今年7月开放,使到原本只有一座霹雳博物院的太平,将增加一间博物院,今后旅客来太平观光,可拥有多一个景点参观。配合新时代科技资讯发达,大马通讯及多媒体委员会也在该电报局建筑旁附设一马互联网中心。公众参观电报博物院,可以一睹早期通讯系统和器材与现代的差别,包括体验内部为旅客准备的科技项目,包括一马互联网中心,让公众现身在旧时代与现代中的电讯系统,感受科技变化为人类所带来的方便与惊喜。博物院内也具有教育作用,通过向学生和访客展示互动和有趣的科技,

推动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及数学的知识,推广“体验式学习”。院外数种乔木 曾用作电报柱 电报博物院外的一个特点是种有几种乔木,包括菠萝木(Pokok Merbau)、Pokok Tempinis、 Pokok Keruing、Pokok Gutta等,树身坚硬耐久,以前是被用来作电报柱。但在1910年时,因为此类树木越来越少,后来改用从英国运来的钢铁柱。

此外也展示一个用来将古塔树的叶子磨成胶汁的石磨,其胶汁可以制成海底电缆绝缘体。马来西亚是世界早期海底电缆发展的主要贡献者之一,当时包住电报系统海底电缆所用的材料,是采用大马古塔树的胶汁制成。英殖民地军官 联系外界设备 太平拉律是最早被发现藏有锡矿的地区,受到英殖民政府的重视,以致通讯系统非常重要,电报局及邮政局相继成立。19世纪70年代,电报已成为英殖民地军官与外界联系的通讯设备。

在霹雳参政司休罗爵士的倡议下,1877年4月一座板式邮政局及电报局在马登成立,即位于雅依不拉欣古堡附近。1883年在太平火车站路上端,兴建了一座新的邮政局及电报局,1885年完成及启用,乃一座砖块结构,具扶壁墙面特色的现代化邮政局和电报局。

从1877年至1898年,太平邮政局都与电报局共用一个建筑,直到新邮政局建筑物于1898年建竣后,太平邮政局迁入,从1899年起太平邮政局与电报局分开行政办公楼。太平电报博物院经过装修,不再是古老建筑物。当你抵达太平历史古迹城,别错过参观,可让您了解旧时代人们如何使用电报与外界联系。